Email:ceo@lianyun.wang
一、形势需求(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着力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市场机制和需求导向,市场配置创新资源成效显著,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创新,技术要素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技术交易日趋活跃,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环境显著优化,运行效率不断提高。1. 技术要素市场法律政策体系取得重要突破,战略地位凸显。“十三五”期间,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体系逐渐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系统完善技术合同法律制度,全面升级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础性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订,全面强化技术要素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要素转化运用。科技部制定印发《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健全有利于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产权制度,下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完善技术交易收益的分配激励制度,大幅提高科研人员现金奖励和股份奖励比例。实施促进技术交易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技术合同免征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等。2. 技术要素市场规模跃上新台阶,对经济增长贡献再创新高。“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密集出台,技术要素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54.94万项,成交金额2.83万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2.87倍,年均增长23.49%,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由“十二五”期末的320.25万元提升到514.27万元,年均增长近10%。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平稳增长,从“十二五”期末的1.43%提升至2.79%,技术要素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强。技术要素市场创新主体交易更加活跃,企业作为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力量,继续保持技术交易的主体地位。2020年,企业共输出技术38.54万项,成交金额2.58万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3.05倍,占全国技术交易金额的91.4%。2020年,高校院所共输出技术14.39万项,成交金额1672.8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1.91倍。3. 技术要素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布局日趋优化。“十三五”时期,技术要素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技术要素市场管理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各级技术要素市场管理机构1000余家,有效促进了技术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建成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11家,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9个,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20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45家,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36家,培养技术经纪人1万余人。北京、天津、成都等地在职称评审中增设技术经理专业,畅通技术转移人才职称晋升通道。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迅猛发展,全国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800余家,众创空间8500余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200余家。
一、形势需求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国着力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市场机制和需求导向,市场配置创新资源成效显著,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创新,技术要素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技术交易日趋活跃,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环境显著优化,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1. 技术要素市场法律政策体系取得重要突破,战略地位凸显。“十三五”期间,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体系逐渐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系统完善技术合同法律制度,全面升级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础性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订,全面强化技术要素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要素转化运用。科技部制定印发《关于技术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健全有利于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产权制度,下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完善技术交易收益的分配激励制度,大幅提高科研人员现金奖励和股份奖励比例。实施促进技术交易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技术合同免征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等。
2. 技术要素市场规模跃上新台阶,对经济增长贡献再创新高。“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密集出台,技术要素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54.94万项,成交金额2.83万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2.87倍,年均增长23.49%,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由“十二五”期末的320.25万元提升到514.27万元,年均增长近10%。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平稳增长,从“十二五”期末的1.43%提升至2.79%,技术要素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强。技术要素市场创新主体交易更加活跃,企业作为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力量,继续保持技术交易的主体地位。2020年,企业共输出技术38.54万项,成交金额2.58万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3.05倍,占全国技术交易金额的91.4%。2020年,高校院所共输出技术14.39万项,成交金额1672.8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1.91倍。
3. 技术要素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布局日趋优化。“十三五”时期,技术要素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技术要素市场管理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各级技术要素市场管理机构1000余家,有效促进了技术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建成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11家,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9个,国家技术转移机构420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45家,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36家,培养技术经纪人1万余人。北京、天津、成都等地在职称评审中增设技术经理专业,畅通技术转移人才职称晋升通道。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迅猛发展,全国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800余家,众创空间8500余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2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