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ceo@lianyun.wang
3.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鼓励国家高新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区内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服务,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相关政策。支持区内科技型企业扩大债券融资。支持园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探索多元风险分担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引导园区完善企业创新积分与涉企金融政策支持联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支持园区培育发展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壮大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规模,加强对早期科技创业企业的扶持。支持园区创新国有资本创投管理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专栏5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行动强化金融对科技产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行动,实现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加快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建设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鼓励设立科技支行、专业化科技特色支行,围绕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类别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产品。发展积分贷等新型科技信贷。统筹银行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金融债等,建立完善科技信贷产品体系与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联动机制,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发展企业创新积分贷等。精准开展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服务。联合各类机构建立“融资对接-投资路演-上市培训”辅导体系,分层分类支持重点科技企业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上市融资。4.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支持国家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商标品牌指导站,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并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打造一批知名商标品牌。鼓励园区加快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运营服务。支持区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推行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挖掘存量专利价值。引导园区加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同联动,大力培养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及服务。(六)促进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1.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鼓励国家高新区引导企业建设绿色技术验证中心、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支持区内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标准及服务体系,推广运用减碳、零碳、负碳技术和装备。
3.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鼓励国家高新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区内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保险、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服务,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相关政策。支持区内科技型企业扩大债券融资。支持园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探索多元风险分担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引导园区完善企业创新积分与涉企金融政策支持联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支持园区培育发展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壮大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规模,加强对早期科技创业企业的扶持。支持园区创新国有资本创投管理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
专栏5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行动
强化金融对科技产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行动,实现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加快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建设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鼓励设立科技支行、专业化科技特色支行,围绕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类别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产品。发展积分贷等新型科技信贷。统筹银行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金融债等,建立完善科技信贷产品体系与政府性融资担保的联动机制,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发展企业创新积分贷等。精准开展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服务。联合各类机构建立“融资对接-投资路演-上市培训”辅导体系,分层分类支持重点科技企业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上市融资。
4.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与保护
支持国家高新区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商标品牌指导站,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并转化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打造一批知名商标品牌。鼓励园区加快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等运营服务。支持区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推行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挖掘存量专利价值。引导园区加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协同联动,大力培养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及服务。
(六)促进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1.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鼓励国家高新区引导企业建设绿色技术验证中心、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支持区内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标准及服务体系,推广运用减碳、零碳、负碳技术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