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153 2100 2012

Email:ceo@lianyun.wang

Beijing Four Sentences of Heng Q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北京横渠四句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丨五篇专栏: 北京科技创新这十年辉煌成就
来源: | 作者:4SHQ | 发布时间: 712天前 | 12657 次浏览 | 分享到:

财政支持和社会资本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449.4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2%,较2012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投向北京企业的早期投资、VC/PE投资额2917.2亿元,是2012年的1.7倍,股权投资在全国保持领先优势。


图2 2012-2021年全市基础研究经费及所占比重


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实施研发加计扣除等鼓励研发创新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效显著。

企业创新活力提升。2021年,全市研发投入较为集中的1.9万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44.6%,较2013年提高20.4个百分点;企业共有研发人员90.9万人,是2013年的2.5倍;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4714.4亿元,是2013年的5.3倍;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9%,比2013年提高2.4个百分点。

高成长创新主体逐步壮大。2021年,全市独角兽企业达到102家,比2020年增长9.7%;培育和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2115家,是2020年的2.6倍。“专精特新”企业共投入研究开发费用350.5亿元,是2020年的1.3倍,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0.9%。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截至2021年底,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40.5万件,是2012年的5.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85件,是2012的5.4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7.1万件,是2012年的5倍;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8253.0亿元,是2012年的2.5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从2012年的19.6%提高到2021年的29.3%(见图3)。


图3 2012-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占营业收入比重


三、重点区域持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深入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积极打造创新高地,主阵地、主平台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

中关村“主阵地”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增强。中关村示范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速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是2012年的3.4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14.5%;实现技术收入2万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的24.2%,较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