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153 2100 2012

Email:ceo@lianyun.wang

Beijing Four Sentences of Heng Q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北京横渠四句科技有限公司
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及商业模式分析研究
来源: 创业投资建广说 | 作者:4SHQ | 发布时间: 261天前 | 8252 次浏览 | 分享到:

概念验证中心创建及商业模式分析研究


一、概念验证中心是什么?

1、概念定义

在党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技术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开辟新的领域和赛道,进一步增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资源优势。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支撑。

①、现有概念定义

概念验证中心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中定义)

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依托具备基础研究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聚集成果、人才、资本市场等转化要素,营造概念验证生态系统,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的新型载体。(《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资助管理办法》中定义)

概念验证中心是指设立在宝山区各大学科技园内,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企业等提供科技成果评估、技术可行性分析、工程样机生产、小批量试制、商业评价等概念验证服务的新型科技服务机构。概念验证中心的依托单位为在宝山区内注册登记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上海市《宝山区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中定义)

概念验证中心主要依托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建设,是通过优化整合人才、成果、资本和市场等要素,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助力科研团队跨越科技成果转化 “死亡之谷的新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开展原理验证”“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商业前景验证等概念验证服务及关联服务。

原理验证:对新原理、新方法、新发现等创新概念和早期科技成果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重点验证技术的可实现性

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对创新概念和早期科技成果迁移到其他学科或跨学科整合到新的应用场景上的技术可实现性与潜在市场需求点、需求真实性、需求群体匹配性等进行分析验证,重点验证产品实现的基础条件应用场景体系实现过程中关键技术、加工测试工艺、系统集成验证等技术手段以及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可实现性

原型制备与技术可行性验证:组织关键功能分析实验结论验证,明确产品关键技术指标主要使用性能,验证成果产业化的技术可行性需要的基础条件,组织产品试制验证并在相关使用环境中进行测试,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小批量试制工艺技术体系验证,明确工程化过程中的技术风险

商业前景验证:完成产品满足使用要求质量一致性验证,对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产品优势、竞品分析、生产与组装调查等进行验证分析,重点验证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社会经济价值、市场应用前景,以及产业化过程中互补技术(产品)的成熟度供给、商业策略、知识产权、投资回报商业要素的可实现性,形成推广应用的政策需求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策略报告等。

概念验证中心还可以组织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技术权益确认、成果评估、技术交易等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跟进式项目调研、创业咨询辅导、小批量试制、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产创融合链接服务;产业创新资源推介、合作伙伴对接、创业投融资等商业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并伴随概念验证服务的其他关联服务。(《江苏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中的表述)

概念验证平台,是指具备固定场地、技术设备条件,围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需求,提供科技成果评估、原理或技术可行性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原型制造、工程样机生产、性能测试、场景应用、市场竞争分析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表述)

概念验证中心,是指围绕科技成果商业化价值验证,对早期科技成果实施技术和市场化、产业化可行性评估论证的新型载体。主要功能包括:面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遴选识别、可行性评估、商业化价值分析等概念验证服务。(《成都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 资助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表述)

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为实验阶段的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概念验证商业开发等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芜湖市概念验证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表述)

概念验证中心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在温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聚焦“5+5”产业领域,为科技成果提供原理示范或技术可行性验证评估、原型制造、性能测试、产业化可行性评估论证、市场竞争分析等公共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型载体或者实体机构。(《温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建设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的表述)

概念验证中心是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聚焦我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通过优化整合人才、成果、资本和市场等要素,打造集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技术集成、性能测评、二次开发、小批量试制、商业咨询、种子基金、创业孵化等服务为一体的概念验证生态系统,减少转化风险,吸引投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新型载体。(《宁波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的表述)

②、构成要素及服务拆解分析

第一、什么是概念验证?

概念证明,即概念验证(英语:Proof of concept,简称POC)是对某些想法的一个较短而不完整的实现,以证明其可行性,示范其原理,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一些概念或理论。概念验证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实现的原型(百度百科词条)。在科技成果转化之概念验证中心的语境之下,概念验证的内涵如下:

概念验证(POC是将研究人员的创意或成果转化为可初步彰显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雏形,验证早期成果的可行性,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弥补早期科技成果与可进行市场化成果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科技成果转化下概念验证的过程

图片


第二、概念验证中心的发起设立参与主体有哪些?

从前文的各地政策文件定义中可以看到,概念验证中心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将参与主体与现有科技商业社会及其运作验证的方向来看,概念验证中心主参与的企业有科技孵化器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公司、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商业咨询调研服务公司、科技企业创新研发部门等

第三、概念验证中心验证的客体是什么?

概念验证中心的客体前文中不难看出第一指向的是科学技术成果(科学技术成果主要包含1.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发明专利等。2.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计算机软件等3.软科学成果,是指对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动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研究报告);其次是需求市场产品这三个客体。

技术和需求、市场、产品的关系

图片


第四、概念验证中心整合的要素和验证服务有哪些?

概念验证中心整合成果人才资本市场四个核心要素,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助力科研团队跨越科技成果转化 “死亡之谷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科技成果评估原型制造工程样机生产小批量试制性能测试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商业评价商业咨询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验证服务

图片图片

还可以组织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技术权益确认、技术交易等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跟进式项目调研、创业咨询辅导产创融合链接服务产业创新资源推介、合作伙伴对接、创业投融资商业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并伴随概念验证服务的其他关联服务以要素和服务构建了一个验证生态系统,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第五、概念验证中心的构成要件

概念验证中心作为一个载体首先得有一个物理空间,作为验证团队项目的办公空间和实验设备承载空间。其次,需要通用计量、检测仪器、常规实验设备等设备。拥有专业概念验证服务人员,用以服务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拥有一定数量的验证资金或种子基金,验证服务的运作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需要。拥有一个可验证的技术资源库,即有一个足够数量的科技成果验证项目空可以供持续进行服务。

图片

③、概念验证中心综合定义

概念验证中心是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科技孵化器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公司、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商业咨询调研服务公司、科技企业创新研发部门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聚集优化整合成果、人才、资本市场等转化要素;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科技成果评估、原型制造、工程样机生产、小批量试制、性能测试、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商业评价、商业咨询、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为项目团队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技术权益确认、技术交易等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为项目提供跟进式项目调研、创业咨询辅导等产创融合链接服务,为项目提供产业创新资源推介、合作伙伴对接、创业投融资等商业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并伴随概念验证服务的其他关联服务,营造概念验证生态系统,减少转化风险,吸引投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聚焦当地产业发展布局科技成果方向,围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需求,加速挖掘和释放基础研究成果价值,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助力科研团队跨越科技成果转化 “死亡之谷的新型科技服务新型载体。

图片

2、概念中心建设如火如荼

2023年,概念验证中心的申请与创建,突然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呈燎原之势,杭州、西安、苏州、合肥、兰州,济南等地先后认定授牌了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一般技术创新链分为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小试、中试、产业化5个阶段。概念验证就是对已经取得基础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技术可行性与商业可行性的验证,而所谓概念验证中心主要解决这基础研究成果在向市场转化过程中踏出最初一步、跨越死亡之谷这两个核心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实质是研发与生产脱节。通常来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经历概念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研制、生产部署四个阶段。确定一项技术处于哪个阶段、是否可以进入市场,就是技术成熟度等级(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TRL)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1989年首次提出TRL的概念,以此评估判断产品技术现阶段所处等级简要、清晰地表达开发状态和技术风险。起初技术成熟度分为7级,1995NASA起草并发布的《TRL白皮书》将其改为9个等级,并在2005年正式确定。

图片

一般科技成果转化的早期,可能只是一个专利、一篇论文、一个原型设计,这个阶段的成果一般属于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团队或个人,没有商业化路径、技术可行性可能也不那么清晰,产品化方向,市场需求等都不明确,外部连种子期的资本机构和个人都不敢投,很难依靠单纯的市场化力量推动二者的融合,这就需要概念验证中心的介入,在想法市场之间增加一个概念认证环节,降低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目前遇到的主要瓶颈问题是,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不足,科技成果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与中试熟化相关的平台、技术、人才和投入不足,研发脱离于市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高校、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技成果的重要来源,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和可行的措施,让这些科技成果快速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尽可能地减少科研成果在转化初期夭折现象,成功踏过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是多年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难题。

图片

3、概念验证中心与技转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孵化器、中试平台的区别在哪?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产出显著增加,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路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作为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有利于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贯通研发、孵化、转化、投融资服务等关键链条,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火炬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基础,以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构建以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推动创新链对接产业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联合体,通过转让、并购、合作研发、产权买断等方式,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大家对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更了解,在科技成果转化新时代背景下,与概念验证中心相似都属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机构还有技术转移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

①与技术转移服务中心相比,概念验证中心比技术转移中心对技术的关注更早,从原始概念便开始进行验证,而技术转移中心至少要到技术成熟阶段才开始考虑技术转移问题,技术至少要在市场能卖上价。技术转移中心的盈利来源于广告、会员制、服务费用、佣金等。

图片

根据技术转移的形式,可以将技术转移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完全产权转让、部分产权转让和技术许可。

1)完全产权转让:企业将技术完全转移给被技术接受方,被技术接受方拥有该技术的完全产权。这种模式有利于被技术接受方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技术价值的化。

2)部分产权转让:企业将技术部分转移给被技术接受方,被技术接受方拥有技术的一部分产权。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技术转移的风险,促进技术传播和共享,同时,被技术接受方也可以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技术价值的化。

3)技术许可:企业将技术许可给被技术接受方,被技术接受方支付一定的许可费用。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实现技术价值的快速变现,同时,被技术接受方也可以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技术价值的化。

②、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相比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给创新企业提供一些以低成本空间为代表的成长服务,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基础创业服务、园区载体租赁、园区运营服务、双创活动承接、产业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孵化器的商业本质是考虑赚钱的,租金、会员增值服务、科技服务、投资等离钱近的服务和产品。概念验证中心更多的是关注技术的商品化和价值增值服务,类似于技术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协同部门,是为科技企业孵化器输送项目/公司的生产制造机器,处于产业服务链的上游,二者未来会有更多的协同合作。拉长概念验证中心的服务链条,就能发现,其背后是科技成果转化乃至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除了项目挖掘、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对接等概念验证服务外,其后还能衔接提供种子资金、商业顾问、创业教育、产业资源对接、投融资服务、孵化空间等一系列创新创业创投服务。

图片

③、与新型研发机构相比,新型研发机一般指各地科技创新中心、研究院等,一般是校地联合成立的,他们做一些技术受托开发、自有技术转让、项目投资、项目市场化的委托产销等,他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功能很全面很灵活,现在很多概念验证中心也能依托这些研究院或中心来成立,像杭州,原来的科研力量并不强,但政府资助建设了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也依托这些机构授牌了一批概念验证中心。

目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以技术创新中心、研究院为主。其中,研究院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6类,包含以下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 1:受托开发

即科研院所传统技术服务模式,研究院仅承担部分环节的研发工作,并收取固定的技术服务费,不承担经营风险,其他工作和风险,均由委托方承担。

商业模式 2:技术转让

相比模式1,研究院需自行完成立项论证和前期研发,并在取得一定研发成果后进行技术转让,因而承担了一定研发风险和经营风险。但实践中,多数院所往往是在已有纵向课题成果或军品研制成果基础上延伸发展的。

商业模式 3:项目入股

科技成果作价入股企业,通过股权收入形成持续性的经济回报。虽然从研究院承担工作与模式2相同,但已跳出科研院所传统的四技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在转制早期独立使用的比较多,但近年,大部分是与其他商业模式结合起来使用,以保障入股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稳定收益回报。

商业模式 4:委托产销

相比模式3,向产业链后端进行了业务延伸,研究院承担绝大部分的研发工作和生产销售的综合管理工作;同时,委托外包服务机构开展研究,并与企业合作完成产品生产和销售。这种模式在医药行业为主。

商业模式 5委托销售

相比模式4,全部生产工作也由研究院完成,实现向产业链后端的重大业务延伸。在合作环境和产品属性适宜情况下,该模式能有效规避科研院所营销能力普遍偏弱的缺陷;类似模式(产品分销、产品代销等),规避效果虽不及该模式,但在其他行业院所中运用更普遍。

商业模式 6:产品直销

研究院承担几乎全部工作和经营风险,并获取绝大部分经济收益,该模式是研产销一体化模式,也是大部分科研院所最期望实现的一种商业模式。

图片

图片

④、与中试平台相比,中试就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即(pilotscale experiment)中间阶段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企业在确定一个项目前,第一要进行试验室试验;第二步是小试,也就是根据试验室效果进行放大;第三步是中试,就是根据小试结果继续放大。中试成功后基本就可以量产了。中试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成果产业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试的成败。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需要建立旨在进行中间性试验的专业试验基地,通过必要的资金、装备条件与技术支持,对科技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

概念验证是中试的前方环节,即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先进行概念验证,再进行中试。该观点在很多官方解释中也有体现:概念认证被认为打通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而中试对应的是最后一公里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主体和发起单位通常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或者与上述千丝万缕关系的衍生企业。而中试基地建设主体和发起单位通常是企业,当然目前也有不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联合企业建设了中试基地。

此外,对于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所提供的服务,部分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例如,概念验证中心旨在为早期成果配置资金并吸引进一步的投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阻碍。而中试基地主要是通过中试快制、智能制造以及相关检测认证服务进行盈利(目前很多中试基地也会提供资金服务)。

4、概念验证中心为什么突然火了,为什么是现在?

概念验证这个环节在中国当前特有的科技创新环境与体制中,必须依靠政府主导,因为这种科技成果要实现转化的周期长,早期阶段商业潜力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也存在着研发者与市场之间很多信息不对称,这个阶段天使轮的社会资本也很难很不愿意参与到这种科技成果转化的极早阶段,这个阶段早期资金必须依靠行政力量提供早期资金补助。近年来,多地兴起探索概念验证中心创建热潮,通过政府跨前一步,弥补早期市场失灵,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现在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动,有几个背景,第一,概念验证中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前面在孵化体系建设、创业服务、知识产权等领域已经投入引导打下了一些基础,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突出问题就需要有一个新的载体来解决,就顺利成章的让概念验证中心火爆出圈,更何况比如Open Al实验室早年间诞生于这样的概念验证平台,再没办法将它忽略。第二,中国科技研发体系发展的堵点打通,概念验证中心投入是直接与科研院所与高校挂钩的,之前一般意义上的创新注重的是模式创新,这个创新成果与成绩往往来自一线城市,而科研成果的种子往往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与研究院所中,虽说我们现在高校科研和市场需求有所脱节,但我们巨量的科研投入与补贴在高校与院所中是真的沉淀出来一些金子的,应该说当前还有一波沉睡的经济红利,就隐藏在这高校、军工与研究所的科技成果之中,如果能做好体系保障,这些成果都是未来可抓有形生产力,在当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愈发严重,科技创新愈发依赖科研真功夫的当下,这个概念验证中心火爆出圈也就在情理之中。第三,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技术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验证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意,从而加速了概念验证的过程。创新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来保持竞争力。概念验证中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验证新的创意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从而加速产品和服务上市的时间。投资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创新和早期项目,这为概念验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许多概念验证中心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类机构的支持,这进一步加速了它们的发展。人才储备: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进入概念验证中心,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概念验证服务。

5、概念验证中心的主要特点

研究国外和国内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实践,从建设定位、建设主体、建设位置、建设团队和建设资金等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概念验证中心的 主特点:

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定位: 验证早期成果的可行性。为早期成果配置资金、开展技术与商业化验证,降低风险、验证可行性,并吸引进一步的投资,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阻碍。概念验证 中心除了提供验证基金外,还提供创新创业专家咨询、创业培训教育、举办各类交流论坛等服务。

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主体: 多元主体, 科研单位参与或主导。建设主体和发起单位通常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或者与上述千丝万缕关系的衍生企业。鉴于概念验证中心的定位和特点,多元主体建设的平台通常运作更为成功。

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选址:选址需要紧邻科研单位。概念验证中心通常需要紧邻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单位,一般不将科研单位与概念验证分隔开来,允许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验室内进行概念验证。

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团队:专业化概念验证团队是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关键。概念验证 专业团队不仅需要对产品进行量身定制的市场评估和商业计划,还要从技术产品的概念研发阶段开始深挖其商业价值,并对研发团队给予系统性的创业教育和咨询辅导。

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资金: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 。概念验证中心主要的投入是验证基金和专业化人才引进等。概念验证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支持、社会捐赠和资助项目反哺等,往往需要多渠道筹措。

二、概念验证中心国内外探索经验

其实概念认证中心是我们学习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舶来品。20多年前,2001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建立了全球第一个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到现在美国依托高校已经建成30多所。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比如新加坡2008年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启动了概念验证资助计划,2011年欧洲研究理事会也开始实施概念验证计划。中国呢,2018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城就发布过概念验证支持计划2019年上海在《推动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了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引导基金参与高校早期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和成果熟化,虽然国内也提了好久,但此前概念验证中心还从未真正地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中浮出水面。

1、美国: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推动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高校为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类似问题,把建立概念验证中心作为弥补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研发成果与进行市场化、产业化成果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在助力创新主体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方面,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尝试。这些尝试能为我国高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源头质量,满足应用需求,提供积极的借鉴参考作用。

《拜杜法案》后,美国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有约75%的大学专利没能实现产业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者、技术方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知识鸿沟;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资金实力和专业职员跟不上科研创新的步伐,且重点业务主要放在技术许可方面,严重阻碍了科技成果商业化;政府偏向于对基础研究的资助,而对应用型研究的资助力度较小;技术的复杂性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的市场不确定性需要概念验证。

为了解决高校科技成果商业化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鸿沟,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概念验证中心在美国高校中应运而生。它通过提供种子资金、商业顾问、创业教育等对概念验证活动进行个性化的支持,主要帮助解决高校科研成果与可市场化成果之间的鸿沟,促使高校科研人员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于2001年建立第一个高校概念验证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在2002年跟进,随后更多高校陆续建立概念验证中心。美国于2009年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和2011年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都表明,创建概念验证中心,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商业化,优化高校、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美国经济繁荣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美国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先是由部分高校探索自发成立,随后得到更多大学的响应,最后得到联邦政府的认可和进一步支持,形成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推广过程。

图片

概念验证中心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大学、研究机构、私人部门、非营利机构、基金、联邦政府地方政府等,每个主体都根据自己的使命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来共同促进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于2013年、2015年相继发起两项概念验证中心计划:加速创新中心计划(NIH Centers for Accelerated Innovations,以下简称NCAI)、研究评估与商业化计划(Research Evalu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Hubs,以下简称REACH),搭建遍及19州的概念验证中心网络,主要有四个特点:

①、将商业思维带进实验室

加速科学发现向产品转化。NCAIREACH计划通过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体系,加速生物科技学术创新向产品转化,促成外部资本投入、加速产业化进程,目标是培育30倍以上资本放大倍数项目,即后续资本(follow-on)投入超过概念验证中心投入的30倍。同时,两项计划弥补美国国家创新创业计划(小企业创新研究/小企业技术转移项目,简称SBIR/STTR)只对企业开放,学者无法申请而形成的服务空缺,很大程度解决高校早期成果因缺钱而流产的问题。

②、形成双中心错位发展格局

差异化布局错位发展。NCAIREACH计划分别发展两类概念验证中心,其差异性体现在:技术方向、分布广度、资助力度等方面,形成错位发展格局。NCAI概念验证中心适合长周期、高投入的研究,项目资助强度大、周期长。REACH中心适合可快速熟化的研究,虽然资助少、周期短,但技术方向限制少,站点网络分布较广,中心资源与服务可获得性强。

两大体系87家共建单位的网络体系。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合伙共建制,形成站点网络,最大化覆盖范围。其中,NCAI3个概念验证中心由29家医院和研究机构共建,覆盖麻省、加州等7州;REACH8个概念验证中心由58家高校共建,覆盖肯塔基等12州。

③、分阶段申请分步骤赋能

分阶段申请。申请经历三个阶段:预申请阶段,只需提交2页简短申请表,初审期间所有单位基础设施向申请者开放。受邀提交阶段,邀请通过上阶段的团队提交完整申请书,为弥补学者在商业计划文书上的劣势,中心指定专员与申请者共同完善申请书。正式提交阶段,外部专家理事会投票,NIH决策,并将审核意见反馈给申请者。

分步骤赋能。从技术验证到价值验证的全过程分阶段赋能。初级阶段:1年内资助5万美元,验证科技概念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商业拓展潜力。进阶阶段:资助20万美元,周期2年以上,训练项目直至成功得到外部资本注资。

图片

④、建立体系化的培训和组织体系

体系化的技能培训。项目申请者大多出身学术背景,不擅长挖掘科学发现背后商业价值。因此,中心构建技能培训体系,通过讲习会、小组汇报、模拟路演,提升研究者项目管理、领导能力,加快研究者角色转化,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

内外结合的组织体系。向外借智,中心聘请外部专家,组成两套理事会班子,一套负责筛选项目,一套提供专业意见与最新业界情报,保障在验项目质量。向内聚力,中心维持一支专业运营团队,包括导师(Coach)、项目经理、技能发展专员等,由共建单位人员组建,在不同阶段赋能研究者。

图片

2、欧盟概念验证中心

200712月,欧盟委员会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ERC),专门负责实施原始创新计划,支持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的开拓性探索。2011年,ERC设立了概念验证计划,2014年欧盟《地平线2020》继续实施概念验证计划。ERC资助的前沿技术研究,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性,这些成果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商业机会和社会应用价值。概念验证计划可以看作是ERC前沿技术研究项目的延续资助,重点推动前沿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确保优秀的项目研究成果能够得到资金资助并实现应用开发,搭建基础研究成果迈向市场化应用早期阶段的桥梁,帮助科研人员跨越死亡之谷,减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概念验证计划专门针对研究成果市场化前的初始阶段,即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机会或社会应用价值的早期阶段,支持对象为获得过ERC资助的科研人员,不支持基础研究的扩展研究以及商业示范应用项目。

任何在研的ERC项目以及在概念验证资助计划指南发布时结题未超过12个月的项目,只要项目成果具有商业化潜力均可申报,申报者必须说明概念验证申报项目与ERC项目的关联性,一个ERC项目每次仅资助一个概念验证项目。概念验证计划每个入选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15万欧元,执行期限不超过18个月,主要用于技术和商业可行性研究、总体发展方向规划、知识产权战略、商业化探讨、后期投资的接洽、成立创业公司的初始费用等。入选项目评选标准包括卓越的创新潜力、经济社会效益、概念验证计划方案的质量等。

概念验证基金资助列入概念验证计划项目的年度预算,由2011年的1000万欧元,增长至2019年的2500万欧元。截至2019年底,已资助了约1000个项目。201712月,欧研会邀请第三方对概念验证基金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概念验证项目在专利申请、许可协议、研究合作与合同、咨询、新创企业、公共服务、争取其他资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增值。其中,42%的概念验证项目至少完成了1项专利推广,而更多技术则在新创企业或者与中小企业合作中得到应用;获得概念验证基金支持的项目,后续也更加容易得到其他渠道如私人或者风险投资者的研发资助。

3、我国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实践探索

国内学术界从2013年开始注意到美国大学概念验证中心,从而意识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前端的重要性,近期开始了一系列实践性探索举措。

2018428日,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立全国高校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并专注于生物及环保、新材料等方向的微种子概念验证基金。成立以来,已经协同西安市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联合发起西安微光创业孵化基金(1000万)并从社会融资150万元,与陕西科控集团及西安科技金融中心达成初步意向,共同发起第一支西安交大概念验证微种子基金,募资额度1000万元。

2018109日,北京中关村科学城拟设立1亿元综合专项资金,推动概念验证支持计划,通过支持创新主体开展概念验证活动、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概念验证中心、持续支持概念验证项目三方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2018年底,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设立高校概念验证示范中心,进行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体制与机制探索,并引进上海交大等重点高校和中原油田等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专家,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科学领域,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成果转化的相关咨询和中介等服务。

201910月,中关村科学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念验证中心挂牌成立,为推动实验室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转化应用,在技术熟化阶段,提供概念验证支持。通过概念验证对原始创新成果进行资源条件匹配、高价值专利培育、应用研究预判、市场定位和商业谋划等全过程创新辅导,助力科研团队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弥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最前端验证阶段的缺失。

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和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的指导下, “CAS 概念验证中心成立, 旨在加强原始创新,促进基础研究项目向市场化成熟项目发展,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细分阶段,支持和培育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内早期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202011月 ,清华工研院概念验证中心启动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由清华工研院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共同承担,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负责概念验证项目科研团队的遴选,专利等科技成果的管理,以及科技成果转移的校内审批流程。

2022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海淀区共建的中关村科学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揭牌。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是国内首个基于医院建设的概念验证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医学科技创新链条,加速从想法到样品的路径,实现“0→1”的突破,促进更多优质的基于临床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0226月,北京市科委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印发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采取事前补助方式支持科技成果概念验证平台建设。针对概念验证平台建设,支持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单个平台支持总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对于概念验证活动,按照项目总预算30%的比例给予年度不超过200万元的资金支持。20232月,12家中央在京及市属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及企业获得首批概念验证平台支持资金近5000万元。

序号

建设单位

平台名称

产业领域

所在区

1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医疗器械及创新药物概念验证平台

医药健康

丰台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新型传感器概念验证平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

海淀

3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测量仪器与智能传感概念验证平台

智能装备

昌平

4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高端智能装备概念验证平台

智能装备

房山

5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星空间概念验证平台

智能装备

海淀

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市医药健康临床概念验证平台

医药健康

通州

7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北京中科概念验证平台

智能装备

海淀

8

荷塘探索国际健康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概念验证平台

医药健康

海淀

9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端成形制造技术及装备概念验证平台

智能装备

怀柔

10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智能装备用高端零部件及元器件概念验证平台

智能装备

怀柔

11

有研粉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粉体材料概念验证平台

新材料

怀柔

12

北京昌科华光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医疗器械概念验证平台

医药健康

昌平

20227月,上海提出两年内培育科研机构概念验证中心,设立概念验证资金(基金),筛选不少于10项的优质早期科技成果开展概念验证,推动不少于3项概念验证成果以许可、转让或作价投资等方式转化,逐步建立科技成果早期发现、转化和投融资机制。20228月,深圳发布《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小试基地资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设立的概念验证中心或中小试基地进行资助支持。资助方式分为认定资助与评估资助两种,分别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02210月,浙江大学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成立。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依托浙江大学前瞻性、颠覆性、战略性技术创新,深度链接浙江大学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到产品创新与市场落地,在生命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制造、新能源、智慧海洋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系统性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02211月,杭州首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授牌,包括杭州市国科新型储能材料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启真创新智能制造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北航智能无人系统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北大信研院视觉智能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浙大计创院大数据智能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浙大科创集成电路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之科控股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浙大高研院机电系统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光机所光电功能材料概念验证中心、杭州市华明超细粉末及复合材料概念验证中心等,覆盖智能物联、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20221230日,《杭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正式施行。

中心名称

成立时间

组织架构

资金来源

服务类型

西安交通大学概念验证中心

20184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下属独立部门,设主任一名,项目助理 2-3

高校自筹、政府资助、社会资本

专家咨询、投融资对接、验证场所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念验证中心

201910

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下设机构

高校自筹、政府资助

资源对接、高价值专利培育、商业谋划等

深圳大学创新验证中心

201911

深圳大学下设机构

高校自筹、政府资助

专家咨询、创业教育、验证场所等

清华大学工研院概念验证中心

202011

由清华大学工研院、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共同建设

高校自筹、政府资助

专家咨询、教育培训、资源对接等

浙江大学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

202210

由浙大控股集团与浙江大学发起,设置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

社会资本

专家咨询、产业资本对接、验证场所等

“同济致蓝”概念验证中心

20232

由同济大学全资服务机构--上海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社会资本

专家咨询、产业资本对接、验证场所等

借鉴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和做法,尝试在中国高校开展概念验证工作,建立概念验证中心,设立概念验证资助计划,可能会成为提升科技转化成果源头供给质量、突破转化瓶颈的一种新举措。

4、国内外建设探索带来的启示

高校是基础研究成果生产和转化的主要来源,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概念验证,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消除机制——即在科技成果转化前期,从众多优秀的基础研究成果中,尽可能早地识别出那些具有商业化和社会化前景的项目。即使不另成立新的概念验证中心,一些高校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转移机构、大学科技园,率先行动起来,定期组织对基础研究成果进行概念验证前期评价,既评价其社会价值,也评价其商业价值。对具有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的,尽快利用高校现有资金,进入实质性的概念验证工作,形成概念验证报告,为后续的科技成果转化奠定良好基础。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模式是多元化的,可以是政府为主导的,也可以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的;可以是综合服务类型的,也可以是专业领域服务类型的。通过先行先试,可以探究出适合本地区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概念验证中心的运行机制。政府资助高校概念验证,其实质是政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前移,更多地分担创新创业中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孵化的早期风险,这样使得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支持体系更加完整。不过,这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个政府部门,如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产业管理部门。因此建议可联合实施统一的高校概念验证资助计划,或者在原有资助计划的基础上增加概念验证专项费用,或者另设专项资金,对由政府资助的科技成果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项目,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依托高校进行概念验证,减少投资风险。

概念验证阶段是全链条创新的关键环节,在建设何种概念验证中心,如何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如何布局验证中心网络,如何强化协同合作和管理等方面形成科学管理模式,有如下几个方向值得注意:

(一)横向广布局:形成合伙制网络全覆盖

建议舍弃一单位一中心一场所传统建设理念,探索多主体合伙共建制,以共建单位为站点,建立概念验证平台网络,实行共建单位优先投资、收购、入股、签约服务在验项目,建立统一的平台组织协作机制,共享资源,拓容、拓宽、拓广概念验证中心朋友圈和“资源链接圈”。

(二)纵向全链条:形成全过程创新的枢纽

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以区域产业方向为优先选择方向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围绕集成电路、数字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不同产业链,建立具有产业差异性的概念验证平台,建立符合创新规律、产业特点、市场特征的平台制度体系,先行先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垂直整合创新链各环节要素资源,打造全过程创新枢纽。

(三)管理多样化:健全组织管理投入模式

主体多元化。围绕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知名投资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技术商业化需求,在统一的组织协作下,构建适宜的管理模式、专业运营团队、项目管理队伍、服务机制。组织多学科专家参与审核评估小组,把控在验项目成长方向,提升在验项目质量和获投概率。

(四)投入多渠道:调动更多不同类型的资金入局

根据领域特点、产业规律、市场需求,挖掘空间、技术、情报、人员、资质、无形资产等元素投入路径,推动财政资金、引导基金、社会资本等多元化资金,以及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投资者等多方主体参与到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中,让更多带着不同目的的资金入局,共同来充足验证资金保障,让资金背后的资源融入概念验证的过程中,加大验证的成功概率。

(五)商业服务培训分阶段进入:完善技术+市场的有机结合

申请阶段提前介入,与科学家共同完善,不遗漏有潜力的研究项目。验证初期阶段高质量陪伴,构建从思维到素养的全方位培训体系,培育企业家精神。验证后期阶段牵线搭桥,依托联盟式创新伙伴网络,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商业化。

(六)概念验证中心产品服务市场化,增强其自造血长期经营能力

概念验证中心的相关务产品及增值服务产品,充分市场化运作,探索更多的产品服务价值点,构建起一个永续经营的克行的盈利模式,让更优质更有价值的服务内容产品涌现,用盈利来驱动概念验证中心的高质量自发展。前期政府引导支持奖补资金可以作为补充支持,后期要完全的依靠市场化运营。

三、如何建立概念验证中心?

1、从各地建设指引文件和考核办法来思考如何建设概念验证中心

①、上海市宝山区

(一)依托单位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水平医疗机构等具有稳固的合作关系,合作方能为概念验证中心提供稳定项目资源及必要仪器设施设备

(二)具备成熟的运营管理制度完善的建设实施方案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的信息保密规范等。

(三)拥有专业概念验证服务人员不少于人,具备支撑概念验证服务的相关专业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分析、情报调研、场景对接、商业模式设计、项目管理、投融资规划等能力。

(四)拥有概念验证顾问专家团队,总人数不少于人,由技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融资专家组成,能为概念验证项目的遴选、实施提供专业指导。

(五)具有筹措资金的能力,配备自有或合作的概念验证资金

(六)建立概念验证项目库,每年入库的概念验证项目不少于个。鼓励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资金立项并通过验收的基础研究项目优先入库。

(七)具备良好的概念验证、创业孵化和路演展示条件和基础,拥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

②、杭州市

(一)创建条件

1.概念验证中心依托单位应为在杭依法登记注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具备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概念验证服务机制

2.拥有可用于概念验证服务的场地及配套设施,建有概念验证项目清单,拥有一支专门的概念验证服务团队,建立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等专家组成的概念验证服务顾问专家团队。

3.围绕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可在专业技术领域提供概念验证服务。

4.聚焦概念验证的核心功能,可面向社会提供概念(项目)遴选识别、验证评估、价值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投融资、创业孵化等服务。

(二)认定条件

2.依托单位应当具备相对固定的概念验证专门用房,用房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验证分析用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原值不低于500 万元。

3.概念验证项目服务的专业化人才不少于30 人,其中专职服务人员不少于人。建立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专家组成的概念验证服务顾问专家团队,总人数不少于人。

4.单独或合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基金规模不低于1000 万元。

5.建立概念验证项目清单,累计入库项目数量不少于30个;年验证服务项目不少于10 个,其中无隶属或关联的验证服务项目不少于个。

6.实现科技成果的样品化、产品化不少于15 项,且落地转化(公司化、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临床批件申报等)项目不少于10 个。创办(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家且其获得股权融资额不低于2500 万元或实现技术吸纳交易额不低于300 万元。支持开放式创新,鼓励概念验证中心依托单位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有优势、有条件的创新主体共同为概念验证项目提供中小试等服务。

③、深圳市

第十条  申请概念验证中心认定资助的依托单位,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

(二)概念验证中心应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具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服务和运行管理制度。依托单位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曾经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基础和技术扩散能力,具备提供概念验证服务的成功经验;依托单位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应与相关领域的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委托合作关系,具备提供概念验证商业委托开发的能力。

(三)聘任概念验证中心主任1,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熟悉科技成果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创业孵化、投融资等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职称;聘任专职技术职业经纪(经理)人不少于2名,熟悉科技成果产品开发、实验验证分析、商业顾问咨询、投融资孵化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职称。

(四)建立概念验证项目服务人才团队,总人数不少于10人,其中专职服务人员不少于5人,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职称的人员不低于总人数的80%,提供概念验证项目场景对接、指导咨询、跟踪培训、交流推广和其他延伸配套服务。

(五)建立概念验证项目遴选顾问专家团队,总人数不少于5人,该团队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概念验证项目库入库项目进行遴选和评价。

(六)建立概念验证项目库,入库项目数量不少于5个,鼓励获得国家、省和市科技计划资金立项并通过验收的基础研究项目优先进入概念验证项目库。依托单位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提供概念验证入库项目概念验证可行性方案,包括理论研究基础和验证实施方案。依托单位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应提供概念验证入库项目企业委托验证合同和可行性方案。

(七)依托单位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具备良好的概念验证、创业孵化和路演展示条件和基础,拥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用房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依托单位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应具备相对固定的概念验证专门用房,用房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八)概念验证中心的专职人员、研发场地不得与市级及以上创新载体重复。

④、成都市

第六条【共性基础条件】 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需求,面向社会各类创新主体成果转化提供公共开放共享服务。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建设运营主体是在成都市区域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具备完善的建设实施方案、成熟的运营管理制度、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的信息保密规范、必备的行业认定资质。无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其他限制申报的情况。自申报通知发布之日起保有两年以上运营场地的使用期限。

第七条【概念验证中心】 概念验证中心在具备第六条规定基础条件外,还需具备开展概念验证服务所需要的固定场地面积不少于 200 平方米,专职人员不少于 5 人,专职或兼职专家顾问不少于 5 人,自申报通知发布之日起前两年的开放性概念验证服务项目不少于 5 个或者概念验证服务收入不少于 10 万元。

⑤、江苏省

五、建设条件

(一)牵头建设单位为高校院所的,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江苏省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

2.已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具有内设的技术转移机构(部门),近年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

3.已组建专职运营管理团队、专家顾问团队。运营管理团队中,外聘专职人员应不低于40%;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应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正高级职称,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5年(含)以上,直接负责、参与和促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案例不少于5项。专家顾问团队由科学家、技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融资及法务专家等组成,其中,外单位专家应不低于50%

4.单独或与其他主体合作设立来源稳定的概念验证专项经费,每年不低于500万元,制定发布本单位概念验证项目征集、遴选、立项、服务、推介等全流程工作制度,具有完善的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管理规范,授权概念验证中心按需要统筹协调本单位仪器设备等相关资源;支持概念验证中心相对独立运行,配备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工作场所;

(二)牵头建设单位为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的,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江苏省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与相关领域知名科教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稳定的概念验证项目来源;单独或与其他主体合作设立来源稳定且不低于500万元的概念验证专项经费;

3.主营业务与概念验证服务密切相关,自有固定工作场所不低于500平方米,配套设施完善;具有完整的概念验证核心功能对应的科学仪器设备及设施使用权益,能整合相关试验平台、实验室及产业链上下游有优势、有条件的创新主体共同提供概念验证服务;

4.具有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管理制度,具有严格的验证项目管理体系、规范的服务流程和灵活的市场化服务、考评激励机制以及完善的科技保密、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等管理规范;

5.重点服务的学科或产业领域不超过2,申报前两年已完成概念验证项目不少于5个;经第三方审计确认获得概念验证服务收入不少于50万元或通过验证的项目获得股权融资不少于500万元或实现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交易额不少于200万元;

6.已组建专职运营管理团队、专家顾问团队。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5年(含)以上,直接参与和促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案例不少于2项;专家顾问团队由科学家、技术专家、产业专家、投融资及法务专家等组成,其中,外单位专家应不低于70%

⑥、芜湖市

第七条 验证中心申报认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主体必须是注册地、办公场所、科研场所等在本市且正常经营满一年,具备运营管理体系和概念验证服务机制的独立法人资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

2.拥有提供概念验证服务所需的固定场所、仪器设备等较为完善的验证条件,用房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设备原值应当不低于300万元。概念验证中心应配备自有种子资金(基金)或合作的转化基金,其规模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

3.拥有稳定、专业的人才队伍,从事概念验证项目服务的技术团队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专职服务人员不少于5人。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不低于技术团队人员总人数的50%。建立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专家组成的概念验证服务遴选顾问专家团队,总人数不少于5人。

4.具有概念验证服务的相关经验,建立概念验证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数量不少于20个,累计至少成功实现5项成果的样品化、产品化,其中不相隶属或无关联关系的验证服务项目不少于1个。

5.具有良好信用记录,具备必需的安全、环保设施装备,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软硬件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要求。

第八条 中试基地申报认定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主体必须是注册地、办公场所、科研场所等在本市且正常经营满一年,具备自主筹措运营资金能力的独立法人资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

2.拥有提供中试服务所需的固定场所、仪器设备等较为完善的中试研究开发与试验条件,用房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设备原值应当不低于300万元。

3.拥有稳定、专业的人才队伍,从事中试服务的技术团队人员不少于8人,其中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不低于技术团队人员总人数的50%。建立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专家组成的中试项目遴选顾问专家团队,总人数不少于5人。

4.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有规范的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及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规范服务行为,制定保护入驻中试基地中试产品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相关措施及制度。建立中试项目库,累计入库项目数量不少于20个,其中不相隶属或无关联关系的中试服务项目不少于5个,鼓励获得国家、省和市财政资金立项支持并通过验收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技术攻关项目优先进入中试项目库。

5.具有良好信用记录,具备必需的安全、环保设施装备,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软硬件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要求。

⑦、青岛市

第六条 申报概念验证平台备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概念验证平台依托单位应为在青依法登记注册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对平台实行财务收支独立核算。依托单位主要办公场所、科研场所和验证平台均在本市。

(二)具有核心服务能力。符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拥有本行业必要的通用计量、检测仪器、常规实验设备,有承担行业综合性中间试验任务必需的专用设备、场地及配套设施,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原值总和不低于500万元,试验场地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有必需的安全、环保设施设备及制度条件。

(三)具有聚焦某一产业领域的行业背景和业务基础,概念验证项目来源稳定。建立概念验证项目库,入库项目数量不少于5个,鼓励获得国家、省和市科技计划资金立项并通过验收的基础研究项目优先进入概念验证项目库。

(四)具有一定规模资金来源,能够为概念验证项目匹配资金、场地、设备等配套条件,对接投融资、产业园区、市场渠道等市场资源。支持开放式创新,鼓励概念验证平台依托单位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有优势、有条件的创新主体共同为概念验证项目提供小试中试等服务。

(五)具有专业化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应具备技术研判、项目管理、知识产权、投融资、技术转移、工程师等相关专业背景及从业经历,团队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专职技术经理(纪)人不少于2人。建立概念验证项目遴选顾问专家团队,总人数不少于5人,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概念验证项目库入库项目进行遴选和评价。

(六)具备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建立包含筛选立项、验证辅导、管理考核等全流程概念验证服务体系。建有对外服务的激励机制,有明晰的对外服务承接程序和合理的收费标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及措施。

(七)近三年内未发生司法、行政机关认定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

⑧、宁波市 征求意见稿

(一)创建条件与要求

1.概念验证中心依托单位应为依法登记注册在我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主体责任,做好概念验证中心的创建、认定、运营、监督、绩效评价等管理工作;

2.概念验证中心依托单位应能够为概念验证项目匹配场地、设备、基金等配套条件;制定目标明确、架构清晰、路径完善的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方案;组建一支专门的概念验证服务团队;建立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等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

3.概念验证中心应具有完整的内部管理和运营制度;建立包含概念(项目)遴选、验证分析、商业孵化等全流程概念验证服务体系;建有概念验证项目清单;

4.概念验证中心应具有我市“361”万千亿级产业领域的行业背景和业务基础,可围绕关键前沿技术领域提供概念(项目)遴选、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技术集成、性能测评、二次开发、小批量试制、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保护、商业咨询、种子基金、创业孵化等概念验证服务;

5.鼓励概念验证中心依托单位联合有优势、有条件的创新主体共同为概念验证项目提供概念验证等服务,带动相关产业领域创新资源集聚与共享;

6.列入创建名单的概念验证中心开展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建设完成并达到认定条件后可由依托单位按要求独立申报认定补助,建设期最长不超过2年。

(二)认定条件与要求

1.概念验证中心需符合创建条件,且纳入创建名单;

2.概念验证中心需具有一支不少于30人的专业化服务团队,其中专职服务人员不少于5人,专职团队成员应具备科技成果产品开发、技术研判、项目管理、知识产权、投融资等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历;聘任概念验证中心主任1名,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职称,熟悉概念验证、商业咨询、投融资、创业孵化等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

3.概念验证中心需配备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等专家组成的遴选专家顾问团队,总人数不少于10人,核心人员应具有匹配的专业知识,龙头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工作经历或丰富的创业孵化经验,负责对概念验证项目库入库项目进行遴选和评价;

4.概念验证中心需建立概念验证项目清单,累计入库项目数量不少于60个,年度验证服务项目不少于20个,其中无隶属或关联的验证服务项目不少于10个,鼓励获得国家、省和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并通过验收的基础研究项目优先进入概念验证项目库;

5.概念验证中心需拥有相对固定的概念验证场所,专用房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验证分析用新增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原值不低于1000万元;

6.概念验证中心需单独或合作设立概念验证孵化基金,基金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

7.概念验证中心需实现概念验证落地转化不少于20项(通过概念验证后,在甬完成公司注册、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临床批件申请或拥有有效知识产权等),且实现技术交易额不低于5000万;创办(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5家且其获得股权融资额不低于2500万元;

8.概念验证中心的专职人员、固定场地不得与市级及以上创新载体重复;

9.获得的认定补助资金应进行专项台账管理、核算,统筹用于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10.市级概念验证中心每年认定数原则上不超过5家;

11.市科技局原则上每年发布市级概念验证中心认定名单,获得认定的概念验证中心统一命名为宁波市XXX概念验证中心

⑨、温州市 征求意见稿

第三条概念验证中心备案条件

(一)概念验证中心基础条件。应当具备良好的概念验证技术储备和技术扩散能力,提供概念验证项目场景对接、指导咨询、跟踪培训、交流推广和其他延伸配套服务,须提供固定的场地和设备,场地面积不少于200 平方米,用于验证分析的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总原值不低于300 万元。

(二)完善的技术服务人才团队。建立概念验证项目服务人才团队,总人数不少于人,其中专职服务人员不少于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低于总人数的60%。建立概念验证项目遴选顾问专家团队,总人数不少于人,该团队由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概念验证项目库入库项目进行遴选和评价。

(三)规范的管理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运营规范,形成完整的目标、服务和绩效评价等运行管理制度。建立概念验证中心项目遴选、验证评估、性能测试等对外服务机制。上年度对外开展概念验证服务原则上不少于次或服务总金额不少于50万元,其中外单位委托的验证项目数量不少于总量的50%,服务温州地区的项目不少于总量的50%

(四)良好的商业信誉。近三年内,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运营主体和法定代表人未发生环保、安全、知识产权以及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

2、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要素

虽然不同地方概念验证中心模式有些差异,但其核心构建要素归纳如下:

第一,要保证充足的科技成果项目来源。高质量概念项目其实是筛选出来的,这里面必须有相对充足的优质科技项目及团队支撑,所以这概念中心建设第一个要求就是建库,建项目库与专家库,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概念验证中心都是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其实也可以理解概念验证中心也是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别人保证不了充足的优质人才和科技成果概念项目来源,但高校、科研院所可以。

第二,验证中心要有一个固定的办公空间+必要的仪器设施设备。固定的物理办公空间是验证中心发展组织到一起的一个重要载体承接,必要的仪器设施设备是开展验证服务的必要构成要件。

第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具备成熟的运营管理制度完善的建设实施方案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严格的信息保密规范等。

第四,一个具备专业能力的运营服务团队能提供专业概念验证服务。要有一个完整的专业概念验证服务人员,概念验证顾问专家团队。降低风险才能为后续吸引到合适资金,当前概念验证中心最大的挑战就是缺少有适当行业知识又有专业服务能力的项目经理,其中的验证过程需要在商业模式与技术路线上做出实质性的支持与改进,这种人才素质模型和培养之路仍在探索,当前为项目服务团队创造与行业企业家、行业导师并肩协同的作战机会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第五,验证中心要能链接到和“产业资源”。概念验证最关键的要素是资金,概念验证中心一定要能争取到种子前资金资助,各区域概念验证中心推广建设方案的重头戏都是概念验证项目的资金支持与补贴,有的地方还设立了专门的概念验证基金。除此之外概念验证中心能够对接垂直类种子基金和相关产业资源专家也很重要。另外概念验证中心关键在于商业发现、市场验证,需要的是市场敏感性和商业嗅觉。因此,尽早的把投资人、商业导师请进实验室,让他们尽早参与到市场价值评估、商业方案的策划中,帮助完成客户发现,市场调查,商业画布等,共同参与资源开发——这才是关键环节之一。“产业资源”的导入链接,为概念验证过的成果转化、产业化、商业化提供链接链路。

3、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步骤

图片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需要具备资质、场地、项目、团队和资金等几个方面的条件,其中专业化的团队是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一个概念验证中心,大致可以分成以下7步:

1步:明确概念验证中心的建设主体

概念验证中心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建设。建议建设主体和发起单位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或者与上述单位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社会组织。

2步:具备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的硬件

概念验证中心的场地选址通常需要紧邻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概念验证专门用房,同时需要拥有可用于概念验证服务的配套设施。

3步:打造概念验证中心的专业团队

概念验证服务团队通常需要由来自 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等的人才共同组成,提供概念验证项目场景对接、指导咨询、跟踪培训、交流推广和其他延伸配套服务。此外,还应建立概念验证项目遴选顾问专家团队,主要负责对概念验证项目库入库项目进行遴选和评价。

4步:明确概念验证中心的功能

概念验证中心要聚焦概念验证的核心功能,提供概念(项目)遴选识别、验证评估、价值分析、概念验证资金支持、创新创业专家咨询、创业培训教育和创业孵化等服务。

5步:建立概念验证中心的管理体系

概念验证中心应具备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和概念验证服务机制,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具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服务和运行管理制度。

6步:设立概念验证基金

概念验证中心除了要积极帮助验证项目争取政府科技部门的资金支持外,一般还需要单独或合作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为验证项目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概念验证中心的资金可以通过争取财政支持、社会捐赠和资助项目反哺等多渠道筹措。

7步:建立概念验证项目库

概念验证中心应建立概念验证项目库,有一定的入库项目,可以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科技计划资金立项并通过验收的基础研究项目进入概念验证项目库,项目入库时要 进行必要的遴选和评价。

四、概念验证中心的产品及商业模式

1、概念验证中心现有的商业模式认识

概念验证中心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平台,作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的中转站,能通过提供种子资金、商业顾问、创业辅导等对概念验证活动进行个性化的支持,促使高校科研人员成功踏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在创新要素上的超级导流作用紧密融合,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公里,打通成果筛选-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创业孵化-股权投资-转化落地的全流程技术转移路径。

图片

借鉴美国大学概念验证中心的先驱:2001年建立的冯·李比希创业中心和2002年建立的德什潘德技术中心,通过对两个概念验证中心的运作模式和功能进行比较,两个中心均通过向高校、创业集团以及早期种子资本基金进行募资,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资金、咨询服务、技能学习等支持性活动,从而既解决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短缺问题,也增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后续动力。

概念验证中心是一种非营利组织, 前期应当以政府或高校设立专项资金为基础,并引导民间基金积极投资,后期通过投资概念验证项目进行盈利

2、概念验证中心的商业模式分析

根据概念验证中心目前的国内外发展情况,结合概念验证中心的服务内容及服务链条,对概念验证中心的商业模式简析如下。

图片

①、产品服务

概念验证中心可以提供的服务主要有:

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科技成果评估、原型制造、工程样机生产、小批量试制、性能测试、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商业评价、商业咨询、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高价值专利培育、技术权益确认、技术交易等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跟进式项目调研、创业咨询辅导等产创融合链接服务;产业创新资源推介、合作伙伴对接、创业投融资等商业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并伴随概念验证服务的其他关联服务。

可以形成产品化的产品有:

概念验证投资入股:投入验证资金,获得科技成果项目或未来公司化运营的股权。

承接外部概念验证服务:针对外部未建立概念验证服务的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概念验证收费服务。

设备设施的测试检测服务:利用平台的设施设备,提供相关的技术检测服务。

知识产权申报、技术交易服务:对验证的项目提供专利申报、技术转移技术经理人服务,技术团队验证概念之外的其他技术合作改造服务。

验证成功的企业的融资FA服务:对已经公司化运作的公司后续融资的FA服务。

天使投资基金管理:有足够的验证成绩后,可以尝试组建基金管理公司,做基金的募投管退。

概念验证中心的拓展服务:一个理想的构想,比如可以以概念验证中心的技术储备资源,针对一些企业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向的技术服务,人才服务等服务。以概念验证中心为基础,构建区域的技术服务转化中心,获取一定的产业空间,以空间运营服务来获取收益。这个方向没有固定的服务内容,需要市场进一步验证,新的拓展服务类型涌现。

②、目标客户

科技成果持有人及验证成功的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的创新科技成果持有人,验证服务成功的公司。

有概念验证服务的需求方:其他未建立概念验证中心的高校、科研院所及公司。

研发检测服务需求公司:需求公司。

概念验证资金投入产业公司及基金公司:概念验证资金的出资方。

③、营销拓客渠道方式

基于目标客户的类别属性及产品服务,可以选择的营销拓客方式有:

自有团队拓展:依靠自有团队的BD业务能力,找到目标客户一对一沟通。

新媒体营销: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媒体账号、论坛等新媒体渠道,通过成果汇编、供需发布、科普类、宣传类、政策讲解类等内容触达客户来获客,通过官方媒体典型案例报道等获客。

活动展览:利用行业论坛活动、组织项目参加创业大赛、技术交易展会、政府投资招商会等类型的活动展览等获客。

④、盈利模式

一般一个项目概念验证的周期大约在6-12个月,所以这个过程周期相对不算长,但盈利点的最大收益部分周期却比较长。主要有以下几个盈利点。

概念验证股权变现收益:投入验证资金成功转化的项目所获取的股权增值变现收益,该收益是比较长期的,时间不可控。

外部概念验证服务费:针对外部客户所提供概念验证服务,收取适当的服务费,这个费用是比较短期的且为一次性的业务收费,这个方向的拓客成本在行业未形成成熟的服务体系机制前会比较高。

设备设施的测试检测服务费:利用平台的设施设备,提供相关的技术检测服务,向客户收取服务费。该盈利点的难点在于设施设备的服务非专业第三方那个的服务,拓客成本会比较高。

知识产权申报、技术交易服务费:对验证的项目提供知识产权申报、技术转交易服务,获得短期的服务费用。这个盈利点比较短期,且客户精准,缺点是服务的收入甚少。

融资FA服务费:对已经公司化运作的公司后续融资的FA服务收取费用,这个需要等到验证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方可以开展业务,前期无法开展。

天使投资基金管理:有足够的验证成绩后,通过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管理费+超额收益分配。

政策奖补资金:目前在公益性的模式背景之下,政府的考核认证后给与的奖补资金,可以作为概念验证中心运营的一个补充。

综上:概念验证中心目前的客户及拓展成本差异较大,尚未探索出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型。为了概念验证中心的持续稳定运营,在组建运营过程中,可以多维度大胆创新,寻找更多的盈利点,获得充足的现金流,用以支撑概念验证中心的持续运营。以上内容是个人对概念验证中心的研究分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