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提升平台运营水平。推动中试平台以市场化方式运营管理。建立中试项目全流程管理制度,设置合理收费标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商业秘密保护。推广“中试+投资+孵化+基金+场景”的运营模式,鼓励探索服务收入、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投资回报等多种增收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
9.提升平台资质水平。推动中试平台加强技术服务、安全环保、知识产权管理等资质体系建设。支持在模拟仿真、工艺流程、仪器设备、计量测试、检验检测、服务质量等方面制订先进标准。支持自建或与第三方机构共建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中国计量认证(CMA)等资质的专业检验检测平台。(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
(四)集聚高水平中试资源,优化中试生态。
10.强化全创新链服务供给。推动中试平台提供工程开发、技术熟化、工艺创新、样品试制、设备验证、试验检测等完整中试解决方案,拓展提供技术研发、设备租赁、场景应用、市场对接、投融资推介、咨询培训等一站式服务。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等开放共享中试设施设备。(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国资委)
11.强化中试资源高效整合。支持中试平台组建联盟,加强信息汇聚、人员交流、产业协作,促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鼓励中试平台组建信息管理平台和服务网络,推动信息交互交流、设施共用共享、产业链对接协同。(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12.强化专业服务机构发展。鼓励有关机构和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创办中试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中试成果评价、推广、交易等延伸服务。支持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计量测试机构、评估机构、专利代理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为中试活动提供配套服务。(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市场监管局)
四、支持举措
13.加强政务服务。强化部门协同,突出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合理优化中试平台和中试项目备案以及环评、能评等审批流程,避免简单套用产业化项目要求。授予省级中试平台人才自主认定权,鼓励针对中试产品销售、中试成果转化等出台创新性政策举措,将中试成果纳入省级人才职称评定、考核评优指标体系。推动全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中试平台开放共享。推动各地强化用能、用地、排污等要素保障。(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人力社保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