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153 2100 2012

Email:ceo@lianyun.wang

Beijing Four Sentences of Heng Q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北京横渠四句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 | 技术转移人才激发与体系实践十年观复
来源: | 作者:4SHQ | 发布时间: 477天前 | 201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1年12月,为贯彻中央深改委第19次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部署要求,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启动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这将是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最重要举措,是国内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科研人才、科研成果评价和引导方向的最重要变革,是科研活动全面支撑社会生产力和国防战斗力的标志性起点!建议注重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结合成果评价改革试点要求,用五年的时间建立省级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实现“百校-千团-万人”的规模覆盖和工作推进:面向一百所高校、院所、医院、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优选一千个面向转化应用需求的研发团队、培养一万名技术经理人,同步建立适应新时代科技评价导向的工作逻辑、机构设置、管理流程和团队支撑。


三、时代呼唤:开放创新与新型研发机构

全球工业协作体系从机械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创新型国际企业的创新组织架构和研发活动随之发生了很多颠覆性的变化。一是从科层制的管理架构,颠覆为神经网络组织架构(日本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理论和美国凯文凯利的神经网络架构);二是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从封闭式创新(Closed Innovation)到单向产学研集成创新(Integrated Innovation),再到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

2015年凯文凯利预测未来创新组织的神经网络架构

2003年亨利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概念

面向数字时代要求和科技迭代需求的开放创新,是更多科创属性国际企业的必然选择。从宝洁、西门子等公司的探索开始,到海尔“HOPE+中央研究院”的自成体系,开展应用需求拆解、全球技术寻源、开放资源整合、需求导向研发等工作的企业内部技术经理人和技术经纪人,越来越成为企业高薪聘请的方向。这也验证了近十年间国内培养的优秀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纷纷被跨国企业或上市企业挖走的情况。目前国内大学、院所的事业单位薪酬限制和科层职能管理制约的环境,不适宜这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成长壮大和价值实现。


传统僵化的科研组织不能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表面原因是:在封闭的行业体系里,受制于一成不变的编制、级别和职能限制,在经费单一来源的供养下,形成了研发活动的路径依赖;在部门权力和行业壁垒的分割下,为了科研经费和人才帽子而开展容易完成的科研活动;少数专家成为行政化的社会活动家,大量团队青年成员和研究生才是科研主力;有些为了应付验收的成果,技术成熟度低、创新性差、可替代性弱、转化应用价值低;甚至一定程度上的学术造假,由于专业知识不对称和公开渠道不畅,少人发现更少人指出,依靠少数国外机构反馈和稀有国内专家铮言,不能阻止数据造假者逍遥法外,难以抑制华而不实者名利双收,更让学术科研圈子遗毒不浅。本质原因是:诞生于机械时代流水线思维下,服务于固定职责边界、固定操作流程的科层制组织架构,早已不适应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自由探索的天才火花的需求。上述弊端形成的围绕立项权和小团体科研舒适圈的小循环,浪费了大量科研资源,降低了科研人员扎实产出和投身科创的意愿,贻误了参与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大循环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