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谓概念验证中心主要解决这基础研究成果在向市场转化过程中踏出“最初一步”、跨越“死亡之谷”这两个核心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实质是研发与生产脱节。通常来讲,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经历概念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研制、生产部署四个阶段。确定一项技术处于哪个阶段、是否可以进入市场,就是技术成熟度等级(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s,TRL)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在1989年首次提出TRL的概念,以此评估判断产品技术现阶段所处等级, 简要、清晰地表达开发状态和技术风险。起初技术成熟度分为7级,1995年NASA起草并发布的《TRL白皮书》将其改为9个等级,并在2005年正式确定。
一般科技成果转化的早期,可能只是一个专利、一篇论文、一个原型设计,这个阶段的成果一般属于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团队或个人,没有商业化路径、技术可行性可能也不那么清晰,产品化方向,市场需求等都不明确,外部连种子期的资本机构和个人都不敢投,很难依靠单纯的市场化力量推动二者的融合,这就需要概念验证中心的介入,在“想法”与“市场”之间增加一个概念认证环节,降低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目前遇到的主要瓶颈问题是,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不足,科技成果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与中试熟化相关的平台、技术、人才和投入不足,研发脱离于市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高校、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技成果的重要来源,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和可行的措施,让这些科技成果快速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尽可能地减少科研成果在转化初期“夭折”现象,成功踏过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是多年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难题。
3、概念验证中心与技转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孵化器、中试平台的区别在哪?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产出显著增加,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路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作为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载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有利于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贯通研发、孵化、转化、投融资服务等关键链条,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火炬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基础,以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构建以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推动创新链对接产业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各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联合体,通过转让、并购、合作研发、产权买断等方式,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