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153 2100 2012

Email:ceo@lianyun.wang

Beijing Four Sentences of Heng Q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北京横渠四句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丨五篇专栏: 北京科技创新这十年辉煌成就
来源: | 作者:4SHQ | 发布时间: 712天前 | 12659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23 2012年-2021年市基金外部投入经费情况(万元)

017
改革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一)率先推动自然基金项目试点经费“包干制”

2021年,市基金核准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等14家单位参加“包干制”试点,截至目前,累计部署735个市基金项目开展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试点项目数量超过市基金在研项目数量的三分之一。

“包干制”试点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无需编制项目经费预算说明;二是经费各科目间不设比例,且无需进行经费调整备案;三是项目经费使用实行“负面清单制”;四是实施项目负责人承诺制,并对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信用进行评价和记录。“包干制”突破了以往市基金项目经费管理模式,放管结合,进一步加大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二)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

2021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与国家、北京市自然基金设立联合基金的公益性支出,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突破了以往企业设立联合基金的支出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难点,为相关企业应享尽享改革政策提供了保障。在先行先试改革政策的推动部署下,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热情和活力,推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完善创新链条。

(三)制定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若干措施

2021年,市基金发布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工作措施,围绕分类评价体系、同行评价制度、代表作制度、绩效考核、科研信用体系五大方面,提出了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创新举措。一是尊重科学研究规律,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建立差异化的分类评价体系;二是完善同行评价制度,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作为考核评价指标;三是落实代表作制度,限定项目申请和验收环节提交的代表作不超过5项;四是绩效考核突出成果的质量和贡献;五是完善科研诚信管理,构建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工作措施发布后,引发了广泛热议,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十四五”期间,市基金将按照“更加重视前沿引领与学术交叉、更加重视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融合”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市基金影响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源头创新储备,推动北京地区成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高地。刚过而立之年的市基金,将继续勇立潮头,自强自立,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贡献力量!凝心聚力,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以实际行动和昂扬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