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ceo@lianyun.wang
图4 2012-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和技术收入
“三城一区”主平台创新要素集聚。2021年,“三城一区”以占全市31.8%的企业数量,集中了全市6成左右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三城一区”企业研发人员共53.8万人,是2018年的1.5倍;研发费用2791.7亿元,是2018年的2.1倍²,主平台功能进一步凸显。
四、科技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北京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超大城市,着力推动“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强劲。
经济发展效率快速提升。2021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接近35万元/人的水平,是2012年的2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182吨标准煤,比2012年下降37.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10.5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34.7%,技术进步推动城市节能降耗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较2015年提高5.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万亿元,是2013年的2.5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较2013年提高6.2个百分点;专利密集型产业⁴实现增加值0.9万亿元,是2018年的1.4倍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5%,较2018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创新辐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2021年,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9.4万项,是2012年的1.6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005.7亿元,是2012年的2.8倍,技术转移转化加速推进。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347.7亿元,是2012年的6.8倍;其中,流向天津和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50.4亿元,是2012年的4.5倍。
十年来,北京科技创新加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市将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注释:
[1] 为R&D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
[2] 自2018年起正式开展“三城一区”相关统计工作。
[3]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规模达到规定的标准,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专利密集型产业的范围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新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医药医疗产业,环保产业,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业等七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