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153 2100 2012

Email:ceo@lianyun.wang

Beijing Four Sentences of Heng Q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北京横渠四句科技有限公司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补链”“强链”和“延链”,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
聚焦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打通科创转化和产业转型双通道,培育和接续产业经济增长双引擎
联系我们
在线预约
行业研究 |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来源: | 作者:4SHQ | 发布时间: 1047天前 | 11815 次浏览 | 分享到:


什么是技术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其中,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都属于科技成果转化。可见,科技成果转化属于技术创新。


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以培育新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开发新的工艺,以提质、降本、降耗、增能、增效;三是完善管理制度,优化流程,以强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力;四是进入新的市场,以扩大市场规模;五是培育新的能力,取得新的优势;六是完善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以提高效益等。


如果企业的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那么作为供给端的高校院所等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支持,以帮助企业获得并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例如,2017年8月,同济大学将激光薄膜技术成果转让给成立仅1年的润坤(上海)光学有限公司,双方约定,同济大学为润坤光学转化该成果提供“购买生产设备、搭建生产线、培养技术人才”等全套技术服务,这解决了润坤光学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的问题。


4.3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涉及商务、法律等专业问题和中试、工程化等条件,仅依靠高校院所和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借助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的力量。科技成果转化采取不同的路径及模式,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也有所不同。


4.3.1 科技成果熟化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要围绕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工艺开发和商业模式开发,主要环节包括提出产品概念→概念验证→样品(机、件)试制→小批试制→中间试验→生产定型(工业性试验)→示范推广→工业化生产等。


其中,产品概念、概念验证和样品试制属于产品开发,小批试制、中间试验、生产定型属于工艺开发,示范推广属于商业模式开发。小批试制及之前的各环节主要在高校院所完成,生产定型及之后各环节主要在企业进行,中间试验须由高校与企业合作并主要在企业进行。在高校院所和企业没有条件或不具备小试、中试等条件的情况下,这就需要由相关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创造相应条件。因而中试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熟化中心、概念验证中心等机构应运而生,如上海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