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ceo@lianyun.wang
3.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取得重大进展2014年,国家对现有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进行整合,形成新五类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和基地人才专项,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2021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32号文),对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4.中国国际科技交流发展合作迅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体系。国际合作已在中国科学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中美两国的科研人员合著 论文为例,2019年合作发文50330篇,为2000年发文数量 (2231篇)的约22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如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牵头实施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项目,发起“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共同促进国际科学前沿的发展,应对地区性和全球性的挑战。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管理和决策咨询得到进一步加强2012年国务院成立国家科技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审议相关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有关重大问题,总结推广工作经验。2017年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方案》,提出强调建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要把立足点放在支撑国家发展全局、服务党中央重大科技决策需求上,着力做好机制设计。2019年,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成立。2021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的工作给与肯定,指出: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成立两年来,在国家科技规划制定、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科技人才发展、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积极为党中央建言献策,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提供重要参考。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科技智库先后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为我国相关科技发展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中国的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各创新主体定位不清、功能重合的现象仍然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不强;企业创新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事业化改革落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不完善;基础资源配置协调开放不够;激励创新的环境仍需大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