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ceo@lianyun.wang
科技自立自强要立足于本国的创造创新,但并不排斥国际交流和合作。相反,科技的自立自强需要从国际和全球的维度进行衡量。新时期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历史上其他追赶型国家走向科技自立自强的一般特点,还具有自己的特性: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大国,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系统地全方位的转变,以支撑国家的发展;同时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不同,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图1科技自立自强示意图(二)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抉择1.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实现更高水平的内涵型增长,需要加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培育催生新兴产业的增长点,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切实增强国内大循环的“稳健性”。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为融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际竞争力筑牢科技创新基石。2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挑战当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学等为代表,发展迅速,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和人类生活的面貌。就像历史上的历次科技革命,谁抓住当今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会占据领先和有利的位置。近年来,各主要国家加强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的部署,力图强化在关键领域的优势。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带来创新模式和竞争模式的变化,带来紧迫的社会和伦理问题,深度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抓住重大机遇,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优势争,需要我国加速科技自立自强,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3.国际环境和竞争形势变化当前全球化发展的形势和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单边主义、保守主义抬头,使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受到阻碍,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反复延宕极大地冲击世界的格局,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风险,地缘政治摩擦凸显了技术依赖的安全风险,这些变化使技术的主权和安全性突显出来。各主要国家纷纷强化前沿技术领域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抢占大国竞争的科技制高点。2021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新工业战略》,提出要增强欧盟的战略自主权,通过关键技术审查、供应链多样化、支持战略产业联盟、成员国联合攻关等多种举措,应对欧盟对域外产业与技术的依赖。英国、法国和德国纷纷发表政策报告,强调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技术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