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ceo@lianyun.wang
03-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通过各创新主体的角色行为和相互关系,实现科学、技术与创新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促进,促进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支撑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应以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国情为出发点,遵循科学技术和创新的规律布局,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各部分有效运行,以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一)面向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1.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特点相适应中国是一个跃升的发展中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在知识、人才、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保持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创新能力和促进发展提供雄厚、宽广的基础;同时,中国各地区差异性很大,创新体系的建设要兼顾不同区域的特点,保持创新的多样性。2.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相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得作用。因此,国家创新体系应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与市场化机制激发的“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创新体系。3.与科学技术创新的规律相符要保持科学、技术和创新各类活动遵循自己不同的活动规律,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保持创新体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确保技术来源和发展的多样性。(二)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根据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借鉴美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三个层面,本文把面向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分为三个层面:1.创新的基础:知识、人才和基础设施国家创新的基础包括:基础研究,科学教育与科技人才,科学和数字基础设施等。基础研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基础,基础研究的突破常常带来重大的技术创新,对企业技术进步有直接的贡献,是培养高技能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基础研究的社会回报巨大,这是因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可以广泛在科学家以及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中扩散,在不同的机构之间的扩散,对整个社会利用新的科学知识做出贡献,在许多领域带来额外的发明和应用,从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技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需要大批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自主地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是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核心任务,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和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优化青年科研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科学和数字基础设施是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科学的基础设施包括科学研究所需的工具、机器、计算机网络、仪器仪表和实验材料等,是科学事业自主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数字化基础设施指诸如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新型数字技术构成的新型基础设施,拓展和提高了传统的科学基础设施。
03-
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